产品展示Product Category
- 15266255971
- 咨询电话
美媒称美国正向以色列附近区域派遣航母和战机
时间: 2023-12-19 12:29:53 发布源: 产品展示
据国防科技要闻10月8日消息,美国国防部“利马”工作组表示,将在未来18个月内充分了解军方和国防部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需求,以加快对该技术的理解、评估、部署及监测,大规模整合具备任务适应性的有关技术。该工作组的工作包括:全方面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和外部数据应用过程,并聚焦军事用例与作战过程的联系,与其他部门合作,训练多个种类的大语言模型;为国防部制定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临时指南、框架和工作流程,参与国防部对大语言模型的实际研究和部署;向业界发布信息征询书,了解和探索创新型人工智能的开发与集成风险和收益等。
据欧盟10月6日消息,欧盟委员会当日批准了波兰申请的一项价值12亿欧元的援助计划,以支持俄乌战争背景下面临能源成本增长的能源密集型企业。依照该计划,欧盟将采取直接赠款的形式,向采矿、采石和制造业等工业生产部门或临时危机和一些欧盟认为转型受影响的能源密集型公司,发放不同程度的援助。
据日经中文网10月9日消息,近日,日本东京农工大学与日本酸素控股株式会社合作,共同开发出新一代功率半导体“氧化镓”的低成本制法。该方法利用气体供应原料,在基板上制造晶体,可减少设备维护频率,也可降低经营成本。据悉,该方法属于“有机金属化学气相沉积(MOCVD)法”,在密闭装置内充满气体状原料,可在基板上制造出氧化镓的晶体。目前现有的制法是“氢化物气相外延(HVPE)法”,化学气相沉积新制法可制成此前实现不了的高频器件。东京农工大等团队通过MOCVD方法,将氧化镓晶体的生长速度提高至每小时约16微米,达到原来的约16倍。东京农工大学研究人员表示,这是与氢化物气相外延法并列的水平。
美国Infleqtion公司量子射频系统SqyWire成功在军事通信领域进行演示
据量科网10月7日消息,美国Infleqtion公司宣布,其量子射频(QRF)孔径/接收机系统SqyWire已在陆军C5ISR中心的2023年网络现代化实验(NetModX23)评估中成功进行了演示。QRF技术利用里德堡原子实现无线通信,提供了超出传统射频限制的超宽带覆盖,能源消耗量低,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解决能力,同时还减小了硬件尺寸,可用于实现经济高效的网络扩展。SqyWire还能与电子战传感器和SINCGARS战术无线电无缝集成,有望凭借多功能、安全传输和超宽带频谱感知能力为现代军事通信提供颠覆性能力。
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提出多模态模型MiniGPT-5,具有文字与视觉交叉生成能力
据机器之心公众号10月9日消息,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研究团队提出多模态模型MiniGPT-5,具有文字与视觉交叉生成能力。该研究团队引入一个结构化框架,将预训练好的多模态大型语言模型和文本到图像生成模型整合在一起,同时,还引入了特殊的视觉符号“生成式 voken”(Generative vokens),可直接在原始图像上进行训练。实验表明,MiniGPT-5性能超越其他多模态生成式模型。
据scienceDirect官网10月7日消息,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深圳市儿童医院的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简单、全封闭、高度集成的微流控系统,实现了对多种呼吸道病毒及其变种的精准检测。该系统基于CRISPR/Cas12a和等温扩增技术(LOC-CRISPR)两项关键技术,可进行呼吸道病毒的种类识别,以及对新冠病毒不同变异株之间的碱基序列识别。该技术可满足多重检测需求,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效率的特点,且减少了检测步骤和所需时间,是诊断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未来或将在疾病预防、健康监测以及个性化医疗方面发挥更大潜力和价值。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生物传感器与生物电子学》期刊。
据生物通公众号10月8日消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诺奖得主德鲁·魏斯曼等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实验性mRNA疫苗,可预防莱姆病的发展。动物模型实验表明,靶向OspA的mRNA疫苗可诱导强烈的抗原特异性抗体和T细胞反应,防止伯氏疏螺旋体感染,这种细菌会导致莱姆病。该疫苗有助于预防莱姆病以及莱姆病综合征衰弱症状的后续发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Cell期刊。
据umass官网10月3日消息,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科研团队开发出一种新的DNA检测的新方法,不需额外成本即可将灵敏度提高约100倍。该团队将测试样品放置于交变电场,使DNA链以特定的振荡频率“跳舞”,即可在几分钟内通过目标DNA与其他分子运动方式的匹配情况将其进行区分,且在目标DNA浓度非常低的情况下也有效。该成果加快疾病检测具有巨大的意义,可帮助疾病早期诊断,同时其便捷性更有助于改善全世界的医疗条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期刊。
据今日头条10月5日消息,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利用人类神经干细胞3D打印出功能性脑组织,模仿大脑皮层的结构,有望为脑损伤提供个性化修复。该双层脑组织在植入小鼠脑组织后,在结构和功能上都与之融为一体,标志着制造具有天然脑组织完整结构和功能材料的重要进步。除修复脑损伤外,该组织还可用于药物测试、大脑发育研究以及提高对认知的理解。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期刊。
美国神经技术公司收购工厂用来制造大脑植入物,其设备已获FDA“突破性设备”认定
据cnbc网10月5日消息,美国神经科技初创公司Precision Neuroscience宣布,其已收购一家位于美国得州达拉斯的微电子机械系统工厂,用来生产“第7层大脑皮层”的核心部件。报道称,Precision已开始在人类患者身上测试该植入物。该工厂将帮助公司加快开发速度,以期实现2024年获得监管批准的目标。公司还宣布其系统已获得美国FDA授予的“突破性设备”认定,将有利于加快设备最终获批,并加速商业化。
据小堆观察10月9日消息,美国南方公司、泰拉能源公司和英国Core Power公司已开始在泰拉能源实验室综合效应测试设施(IET)中将氯化物盐装入主冷却剂盐回路,进行泵送盐操作。IET是一座多回路非核测试设施,使用外部电源加热,测试运行数据将用于验证和完善熔盐堆系统的热工水力和安全分析程序和相关研究结果,并支持氯化物熔盐实验堆(MCRE)的设计和开发。这座实验堆的功率为500千瓦,将于2025年下半年实现首次临界,不用于发电,仅用于示范一些重要的物理性能。
据广海局10月8日消息,德国“快速冰穿透和冰下勘探技术”项目启动第2期融资,德国政府为主要投资方。该项目旨在研发一种用于冰下勘探的水下机器人(AUV)系统。冰下勘探一直是极地研究的技术难点,不来梅大学设计了一款微型AUV及其配套收发器。微型AUV长50厘米,直径10厘米,其特殊的探头可熔融并穿透冰层,到达冰下开展勘探,配套收发器可为AUV充电及存储数据。项目计划于2026年在南极进行验收海试,实现AUV在100米厚的冰层下工作。
据国际船舶网10月8日消息,韩国造船海洋和韩国电力技术公司联合开发的浮式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动力驳船概念设计,已获得美国船级社颁发的原则性认可(AIP)证书。双方将以此为基础,积极构建被称为新一代零碳能源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ECO。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具有高度的安全性、良好的经济性、功率规模的灵活性和特殊厂址的适应性,而浮式SMR动力驳船可为偏远岛屿供应电、热、气等各种能源,实现核能的综合利用。
据观察者网10月8日消息,美海军首艘FlightⅢ批次“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以下简称“伯克Ⅲ”)DDG-125“杰克·H·卢卡斯”号正式服役。该舰由英格尔斯造船厂承建,2018年开始建造,装备有全新的AN/SPY-6有源相控阵雷达和“基线”版本“宙斯盾”作战指挥系统,升级了全舰电力和冷却能力。目前美国海军服役、开工建造和列入计划的伯克Ⅲ型驱逐舰建造计划已安排17艘。
据美国政治新闻网10月9日消息,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当地时间8日宣布,五角大楼正向以色列附近区域派遣航母和战机。报道称,当天发布的一份新闻稿显示,奥斯汀指示美军“杰拉尔德·R·福特”号航空母舰、“提康德罗加”级“诺曼底”号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前往地中海东部。奥斯汀表示,还将采取一定的措施增强美空军在该地区的F-35、F-15、F-16和A-10战斗机中队的力量。
据国防科技要闻10月8日消息,美海军第四舰队与部分美洲、欧洲伙伴及韩国参与了哥伦比亚主办的“统一”演习。演习中,美海军将无人平台整合至第四舰队,部署“星链”系统支持接收无人机和无人水面艇的直播视频,并取得以下技术进展:一是“格林诺高级救援艇”进行了66小时的自主演习;二是Aerosonde-HQ四旋翼无人飞行器首次展示了舰到岸的后勤能力,及绕目标船飞行提供作战情报和战斗损伤评估的能力;三是“波浪滑翔机”无人舰艇将声波数据传送至海上指挥中心。
德国防部授予莱茵金属公司价值2亿欧元合同,用来生产13架HUSAR侦察无人机
据airforce-technology网站10月8日消息,德国防部授予莱茵金属公司价值2亿欧元合同,用来生产13架HUSAR侦察无人机。HUSAR无人机专为满足现代战争的动态需求而设计,将为德陆军的侦察部门和炮兵提供服务。HUSAR无人机是根据俄乌冲突经验开发的,最大起飞重量110千克,滞空时间超过12小时,可执行实时侦察、物体分类和识别等任务。
据spacenews网站10月8日消息,西班牙PPLD航天公司(PLD Space)成功完成Miura 1亚轨道火箭的首次发射。Miura 1是西班牙第一枚商业火箭。该火箭全程飞行306秒,最大飞行高度46千米,未能到达原定的80千米轨道高度。Miura 1 为单级火箭,高12.5米,能够携带约100千克载荷完成短暂的亚轨道飞行。
据微视航天10月9日消息,美太空军于9月下旬进行了第三次针对电磁战作战的“黑色天空”演习,重点是防御无人机系统面临的威胁。这些无人机由空军第26武器中队的遥控飞机电子战军官课程(RECOC)运营。同时,太空军首次召集陆军参加“黑色天空”演习,处理来自各种传感器的多情报数据,突出了跨军种协作和作战规划。此次“黑色天空”演习是太空训练与战备司令部迄今顶级规模的一次,包括来自太空军、空军和陆军各单位的170多名人员参加。
据eurasiantimes10月7日消息,美陆军第五安全部队援助旅(SFAB)旅长布兰登·蒂格上校透露,该旅于10月1日接收了4套“星盾”系统。据悉,这些“星盾”系统将部署在太平洋联合多国战备中心,拟于10月底至11月初在轮换训练中进行有关测试。蒂格表示,“星盾”系统将为该旅在夏威夷斯科菲尔德军营演习期间实现持续通信发挥重要作用。
据10月7日消息,中国武汉大学和美国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基于水凝胶的“墨水”用于3D纳米打印,再采用“自由空间纳米打印”(free-space nanoprinting)方法创建可响应外部刺激的4D功能结构。该方法促进自由基的快速聚集和固化,同时提高材料对激光能量的敏感性,从而创造出高精度、高自由度的3D结构。研究人员开发出水凝胶“墨水”作为飞秒激光写入时通过双光子吸收激活的光开关,凝胶中的自由基吸收来自飞秒激光的光子能,当自由基在分子中形成结合能时,将长链分子连接到不同的官能团上以实现各种功能。研究人员利用该方法制造出基于4D纳米结构的仿生肌肉模型,这些模型具有可调节的机械性能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可响应电信号,为生物医学领域的多种应用提供了可能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进展》期刊上。
据佐治亚理工学院网站10月5日消息,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小型化电子设备和先进的光学技术,开发出新一代可定制、可调节且安全的战场遮蔽物(能够迅速打开和关闭),能够最终靠射频(RF)信号远程控制,从而提供不对称的可见度优势。传统战场遮蔽物(如烟幕)限制了双方的可见度,且使用对作战人员可能有害的材料,而新一代战场遮蔽物采用轻质且无毒的可重构电气器件,这一些器件将形成能够悬浮在战场上空的模糊遮蔽物,使作战人员能够观察对手,同时降低自身的可见度。研究人员开发了可重构纳米光子器件(包括箔材料、天线、二极管或加热器等),制造出从非晶态转变为晶态的相变光学材料,该材料已用于改变结构反射的颜色等属性。该研究项目作为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编码可见性”(Coded Visibility,CV)计划的一部分,汇集了多个专业的研究团队,将天线设计和电磁学等技术与电路设计概念以及光学材料、光学器件和AI与系统级电磁分析和表征相结合,利用机器学习筛选出最佳相变材料。
据科技日报10月8日消息,美国西北大学开发出一种新程序,可以在数秒内成功设计出一个行走机器人。该人工智能程序不仅运行速度快,还可在个人计算机上运行,并从头开始设计全新的结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开发的AI驱动的设计算法,可绕过进化路上的“交通拥堵”,不会依赖人类设计师的想法。从零运动的无形块,到完整的行走机器人,整个设计过程在笔记本电脑上只花了26秒。这样的一个过程被团队称为“即时进化”。研究人员表示,这代表了AI设计工具新时代的第一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们国家的经济、科技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学技术、经济发展形态趋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全球技术地图”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致力于向公众传递前沿技术资讯和科学技术创新洞见。